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

时间:2025-10-30 05:56:40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提升至本科层次的体系化改革,在各项举措中最受关注。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1

沈骏杰怎么也没想到,和初中同学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由于中考模拟考时只考了240分,所以沈骏杰参加了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自主招生,并顺利考入该校,学会计。而他的那位同学则按部就班,考上了当地一所优质高中。三年里,他们在不同的学习路径里朝着目标向前。最后,两人都考入宁波财经学院这所本科院校,一个读财务管理专业,一个读金融科技专业。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这样“完美逆袭”的故事虽然称不上凤毛麟角,但也不多见。不过,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沈骏杰一样,不用参加普通高考也可以上本科。

从2022年起,山东、河南两省数万名中职生有望通过职教高考读本科,两省均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办法,报考人员可为中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50%。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把“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列在“十四五”期间“重点要做的三件事”之首。职教高考究竟是什么样的高考?它与普通高考有什么关系?它将如何运行?

与普通高考并行不悖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称,将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此前,中职毕业生如果想进一步深造,多以高职院校为目标,参加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单招或者普通高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中职学校9865所,在校生1628.14万人。

“中职学生升学路径不开阔,如果马上就业,年龄又过小。长此以往,也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普遍弥漫着关于办学定位的迷惘心理,到底是为升学而办,还是为提高就业技能而办。”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坦言。

“目前,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单招等升学模式缺乏选择性,途径极其狭窄,它不仅没有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反而使得具有普适性的专业教学标准没有了需求空间。”徐国庆说。

提到职教高考,则不得不提春季高考。

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等地实施春季高考,至今一直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两种高考模式,春季高考考试内容包含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可报考。

“春季高考是为了减轻考生压力、增加考试机会、探索分类考试而设计的,但试点实施后并未在全国推开,原因在于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多为高职高专而设,本科计划较少,且名校鲜有参与春季招生,故对考生吸引力不强。”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介绍,春季高考与职教高考有较大区分,只是夏季高考拿出了部分计划到春季。

与春季高考相比,具有开放性的职教高考,从考生来源到录取院校,招生考试的两端都在扩大。它允许所有高中毕业生,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报考,此外具有同等学力的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也可报考,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可招生录取。

在考试内容和难度设计上,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也存在差异。

“普通高考具有高难度的特点,试卷区分度的设计往往着眼于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群体,对成绩普通甚至在底部的学生来说,区分度往往无法体现。”胡向东表示。

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各省高职(专科)批最低投档分数线均在200至400分左右,多所高校在江西省录取线仅为150分。

“从考试通道上,考高职专科的学生应该与考本科的学生分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是两个类型的教育,从试卷内容和能力要求上也有区别。笼统归于普通高考一张试卷,无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发展需求。”胡向东说。

与普通高考一样,职教高考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目标下的中国特色考试招生体系的一部分。胡向东表示:“职教高考将计划单列、单独举行,本科段招生计划数每年也在增加,是与普通高考并行不悖的另一个‘赛道’的高考。”

以专业大类为基础设置考试科目

职教高考到底考什么?

目前,职教高考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行,湖北实施技能高考,广东进行“3+证书”考试,这些考试被视为职教高考的试点探索。以上考试内容可归纳成“以专业大类为基础设置考试科目”“以基础内容为核心确定考试范围”。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有358个,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教高考涉及的科目数量,将远超过358个。

“如果每年都要给每个科目出一张试卷,命题的工作量将无法估计。因此,职教高考不以单个专业为单位进行考试,而以专业大类为单位实施考试。职教高考招生专业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专业,并不一一对应。所以,要根据不同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共通性将其汇集成一个专业大类,设置相应的考试科目,以便与高等教育专业大类之间建立对接关系。”北京一家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举例说:“烹饪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没有成为独立的专业,可以把该专业归入食品与营养大类。这样一来,拓宽了中职生的升学渠道,使他们能获得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会。”

“在专业大类划分后,专业大类中的基础性教育内容会纳入职教高考范围的考试内容。”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祁占勇介绍,目前,各省职教高考通常设计成“1+2”课程模式,即1门专业基础课程加2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课程应涵盖该专业大类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考生也需要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

职教高考技能考试该如何考

1月6日,广东省2022年“3+证书”考试中文化素质考试结束,考生参加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科目考试,“证书”考试即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已于上一年完成。

截至目前,各地已公布的职教高考方案,均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考试模式。

湖北技能高考则以机电类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试点,考核标准为初级工技术标准,考试内容为钳工、车工、铣工,考生任选一种参加。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档,考生的技能考试成绩必须达到D以上,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年6月的文化考试。……此处隐藏1201个字……化非考试技能培养,这会进一步导致中职教育失去类型特色,办学定位不再置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之上,而是转向帮助学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学。

在职教高考内容设计上,认知性考试和通用能力考察相对容易,但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应注重真操实做、突出专用能力的考核。但是如何在职教高考中真正以考核职业行动能力为主、采用真操实做的考核形式,需要形成一个全新“职业性的考试生态”,包括体现科学性、公平性、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型考试题题库、工作情景式考试环境、行动能力载体设计、工具设备设施、技能评价的方法与足够专业人员,以及与之相应的高昂的考试费用和人力成本支持。但职教界的准备和成本条件都达不到应用的要求。

目前,一些省份的做法是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总分值1000分,其中专业技能300分,文化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实行闭卷笔试。可以看出专业技能的分数占比较低。而且,目前还有一种做法,是把技能考试的真操实做,把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职业行动能力考核,转变为认知记诵的考试,以“知道”来预测“做到”的能力测评,存在危害职业教育的风险。

尽管这种能力测评考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实施,但同样是一种普教化倾向,无法彻底克服“知道=做到”理论假设缺陷。在德国职业资格考试中,学生可以把包括认知记忆的理论知识、公式、参数等等的书带进考场,作为开放的参考资料,真正考核的是完成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等。

职教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也存在隐忧。如何选择和设计公平有效的考试内容,特别是技能考试中通用技能与专用技能的取舍。考试大纲如何确定,技能标准和评分标准如何确定,技能考试实施过程是否科学,考题如何涵盖学生三年学习的内容,而非可以通过“短期突击”的形式通过职教高考等等。技能考试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设施设备是否通用?技能的教学和考试的成本都很高。设备和工具的通用性如何解决,资本介入职教高考考前辅导、技能考试设施设备等等的趋利性是否损害教育公平。以上都是必须解决和重视新问题。

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升学

在坚持职业性的前提下,处理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与就业双功能,要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升学。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与职业性是什么关系,升学导向与就业导向如何协调,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坚持职业性优先,是避免上述矛盾、克服职教高考普教化的做法。职业教育不能离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中职学校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强调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与我国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分不开。

放弃职业性会将职业教育实际上转变为应试教育。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不能把中职教育作为单一来源。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实际状况和应有状态,不能把中职作为高职的唯一基础,不宜把职业教育的类型建设引向封闭狭隘的轨道上。

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升学和就业双功能,要纵向贯通,增强其面向全体学生的吸引力。改善和支持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和职业继续发展,同时建立国家的职业资格框架,使每一个轨道上的人都能够安心在自己的轨道上走到职业阶层的高层次,而不是换轨发展,不应该非要通过换轨道才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于维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具有重要意义。中职教育曾经因其无法升学的断头教育特征而损害其吸引力。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实背景中,职业教育要建立符合其类型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层级体系,畅通学生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的提升通道。要使职教高考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升入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让中职学生能够根据需要沿着技术技能方向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实现学历与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7日 08版)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3

1月6日,浙江省和广东省同日举行了2022年省内首场“高考”,虽说都是高考,但是考生群体、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作用、录取院校类型等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两场考试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的区别。

一、浙江省本次高考本质上属于普通高考

浙江省本次高考的全称是“浙江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属于普通高考的一个环节。

考生群体: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

考试科目:既包含语文、数学等科目,也包含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外语、技术等高考选考科目。

考试成绩:语文和数学考试成绩仅仅作为高中能否正常毕业的考核成绩,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外语、技术等选考科目成绩既可以直接作为该科目高考最终成绩,也可以在6月份再考一次,同一科目以两次考试中较高的成绩作为高考最终成绩。

最终录取院校:既有可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也有可能被应用型本科院校录取,在国家还没有完全实施职教高考制度之前,也有可能被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院校录取。

二、广东省本次高考本质上属于职教高考

广东省本次高考的全称是“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属于职教高考在广东省的一种探索形式。

考生群体:取得相应专业技能证书并已取得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往届毕业生。

考试科目:统一为语文、数学、英语,参加本科层次招生的考生还须另行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

考试成绩:直接作为最终成绩。

最终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院校等。

三、职教高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是国家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为两种不同类型学生而设计的两种不同升学途径。在不同学历层次贯通方面,许多省份都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高职(专科)单独招生、专升本、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等多种形式。

国家在去年10月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和江苏省都将在春季举行职教高考,均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法,文化素质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专业技能考试形式和内容按专业大类进行考核。

在对象方面,江苏省面向具有本省户籍或取得本省学籍,且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基本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山东省更加宽泛一些,除了面向具有山东省户籍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之外,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也可以参加考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省份实施更加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职业教育也将会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

《参加职教高考也能上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