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学随笔1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焦虑现象比较严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表现为大声哭闹,有的表现为冷漠抗拒。如何克服幼儿入园焦虑,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新学期摆在小班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班有一个焦虑特别突出的小女孩叫格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孤僻,不善交往。入园好多天了她总是跟在老师后面,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无论是集体活动的时间、户外运动的时间,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时间,她的注意力也不会被转移,总是跟在老师的身后,抓着老师的'衣服什么区域也不选,什么也不玩,这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班的老师合力研讨,决定将关注的目光多投向她一点,等待介入的时机。
今天上午区角时间,格格照样跟在我的身后,我推着流动区域“我爱吃水果”的小推车走到图书屋,看到佳茵正在看书,我问:“佳茵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佳茵说:“我爱吃苹果”。当我转身时,发现格格手里居然已经拿着佳茵的照片了,我感到时机到了,顺势问格格:“佳茵说她喜欢吃苹果,你说她的照片应该插在哪个盒子里?”格格想了想,把照片插到了苹果组里。接下来我们又走进了好几个区域,问了几个小朋友,她来投放照片。当我们俩走到张博文身边时,我故意等待了一会儿,格格看我没问,竟然主动地去问了,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立刻抓住时机,对格格进行鼓励。格格说话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你。我推着水果车,带她来到小医院,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格格,继续选择等待。格格终于大胆的开口:“乐乐,你喜欢什么水果?”头戴护士帽的乐乐抬起头,说:“我喜欢吃香蕉。”格格取出乐乐的照片插进“香蕉组”。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格格变得积极了起来,每次都会早早吃完水果去排队,提问问题并将幼儿的照片分组。在以后的几天里,她都很喜欢玩这个区角,并且和小朋友的交流越来越轻松。
幼儿园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随机的。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重要平台,它以社会角色、职业体验等为主要形式,强调幼儿互动能力的培养和角色的扮演,合理运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敞开心灵,融入玩伴中,获得更多的交往。通过格格的转变,我更加意识到了教师不但要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要善于把握活动介入时机,抓住有价值的切入点给予幼儿引导,在迁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塑造与提升。
幼儿教学随笔2对于圆小朋友已经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当我出示圆形宝宝时小朋友们都能说出来是圆的。还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苹果是圆的、饼干是圆的、汤圆是圆的……当我出现儿歌图片时小朋友马上就能说出皮球是圆的,为了让幼儿学会儿歌句式,我就引导幼儿说皮球圆圆。当我出示铃鼓时小朋友没有马上就说出了,你们看铃鼓是什么形状?小朋友没有声音,我就随手拿了铃鼓把反面给幼儿看,邱紫娴马上就说:“铃鼓是圆的”。原来正面的铃鼓看不出来,反过来幼儿就能看出啦。那我们就说:“什么圆圆”,小朋友就知道:“铃鼓圆圆”。
当我出示第三个挂钟时,我问道:“挂钟怎么形状?”小朋友已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能说“挂钟圆圆”。出示盘子时,我还没问,程叶魏就说:盘子圆圆圆。出示橘子时小朋友一起说:“橘子圆圆”。通过自制的'图片幼儿能形象的直观到儿歌的整个内容,他们学习起来就比较的容易。整个活动幼儿都能很好的学会儿歌,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教学随笔3生活着中的各种环境,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最近我就发现有不少的孩子都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假期的时候,家长们怕孩子自己一个人孤独、寂寞、没有玩伴,于是有孩子的亲戚们都扎堆地一起玩儿,大人归大人,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大人们既能消磨休闲的时光,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游戏小天地,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是孩子和孩子之间相处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下来,孩子们之间这种没有正确引导的交流、游戏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怎样做到在放手的同时又能正确引导孩子发展呢?
观察一:
民民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儿,经常能看见和其他的小朋友融洽地在一起玩耍。可是最近小朋友们却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儿了,一直要和老师告状说我们不喜欢和民民一起玩儿了,他老是打我们。孩子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冤枉一个人。这也就引起了我对他的“特别关注”。我发现民民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一直像游戏里面英雄打怪兽的那种特技去攻击别人,嘴巴里面还一直在喊着“打死你这个怪兽,终极BOSS被我打败了。”这下子小朋友有的有样学样,有的就干脆不和他一起玩了。
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原来星期天的时候民民经常和他的小哥哥在电脑上玩打怪的游戏,不知不觉的把游戏中的情景玩到生活中来了。
观察二:
小嘉一直是班级里面记性最好的一个小朋友了,经常能帮老师很多的小事情,而且在学习本领的时候还能带动小朋友们一起思考问题呢!小朋友们也都喜欢和小嘉一起玩儿。也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才发现,有些小朋友一直在叫别人王八蛋、疯子之类的脏话经过询问了解之后小朋友们才道出了事情,原来是小嘉教他们的。
那小嘉又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不文明的话呢?原来是邻居家小学里的哥哥和姐姐教的.,她觉得好玩自己学了也来学校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
从以上两个实例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在相处的时候缺乏对事物判断对错的能力,不知道什么事情是正确的,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自己不能学习。孩子们学习欲望全凭自己的兴趣,什么好玩儿,什么有趣,那就玩儿什么学什么。那么上面所说的这种放任孩子们的自由交流、游戏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了。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的适当引导,但要清楚的是这并不是介入和取代,而是以参与者或者更贴近生活的自然角色去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去帮助孩子开启兴趣的大门,通往更有智慧的未来。
幼儿教学随笔4玩具是孩子的最爱,每一天区域活动时间总有10几个孩子在建构区玩的不亦乐乎,可是玩完玩具后总有孩子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个区域玩去了,教师不得不跟在后面收拾。怎样办呢怎样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呢
我想了想,于是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玩具要回家”的游戏,我事先录制好了表扬的语言和哭的声音,游戏中能收拾好的孩子就能得到玩具娃娃的表扬,并奖励一个贴花,落下玩具的孩子妈妈就哭,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不良的坏习惯。
经过游戏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玩具玩完后必须要送回家,不然他见不到妈妈会很悲痛很难过的。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异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 ……此处隐藏5113个字……活动室,使劲想摆脱我的怀抱,这时,小宝突然用力在我的脸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里流出了泪,他松开了手。只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个指甲印里都往外渗血,钻心的疼,可他还……我们都感觉这孩子家庭教育也许有点不妥,决定与家长沟通一下。
放学时,我与小宝的妈妈交谈,他妈妈告诉我,原来他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顺着他,养成了孩子自私、好攻击的心理。我开始反省自己,小宝第一天到园,我应该事先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和新的'环境,让孩子了解老师是爱他的,而不应用强制的态度把他留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被抓事件了。
幼儿教学随笔12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做教师的应用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理解、宽容、关爱孩子是教师所必须的。
我第一天走进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一会儿,田志国小朋友哭着进来了,他的奶奶气得直叨叨:"上个学也这么费劲,都大班了还哭!"结果他哭得更凶了!我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很乖,也很讨人喜欢。我想这个孩子一定是突然开学适应不了,,所以就和奶奶使使眼色,让她出去。然后对所有小朋友说:我们来写一写字怎么样?"孩子们兴致都很高,只有他没有说话,可也是拿出了本子。一会儿,小朋友们都把字写好了,拿过来给我看。他也慢慢地走了过来。我先拿过他的本子,字虽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漂亮,可也算工整。我大声说:"小朋友们,看看田志国小朋友的字,多工整啊!而且虽然他刚才在哭,却没有忘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小朋友们都自觉地鼓起掌来。他也不自觉地笑了。
下课了,他的奶奶还没有走,他大声说:"老师夸我了,说我字写得好,你赶紧回家吧!"他的奶奶欣慰地离开了。从那天以后,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而且稳稳地坐在座位上,做游戏时也比较主动,尤其是认字画画,非常努力。我看到他一点点进步,非常高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应该耐心对待他。只要用爱多鼓励他,让他喜欢上幼儿园,他就会越来越听话。如果老师也是不耐烦地对待孩子,他就会越来越不喜欢上学。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以强硬的态度,要随从孩子的做法,用温和的语言来教育他,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护、关心幼儿是我们的职责,去爱护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幼儿,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
幼儿教学随笔13图书不哭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架上放上许多图书,孩子们似乎也挺喜欢看的,下午点心吃完后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边看书。
但是过了不久我发现,每次把书放回去时,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把书放到原先的地方,图书角那里往往是一片狼籍,虽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里面的书投放的太多了,反而显得乱,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图书架,选了一些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图书,总共放书48,这样书架也看上去整洁多了。我又在书上和柜子上贴了标签,利于小朋友进行摆放。
我发现从那次后,孩子们看完书都能放回书架了,心里一阵欣喜。但是过了不多久,我就发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本来我想赶快把它补补好,转念一想,就应借机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我又赶紧召集孩子们围坐一齐进行谈话,我说”你们看呀,老师手上的这本书在哭呢,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书坏了,“是呀,书受伤了,怎样办呀?”沉默了一会,有个孩子就说补一补呀,这时我就教育孩子们看书时要爱护图书,不能撕,不然书也会哭的,孩子们口里喊着“好!”接下来几天我观察着,发现图书没有撕坏的状况,我想状况有所好转了。这一次针对孩子们把书放回书架时没有叠放整齐的状况做了谈话,并示范怎样把书放回书架,每一层的书分四格,看完的.书要把封面朝上分别放到四格中。透过拟人的形象和语言,期望孩子们能够更好明白爱书的道理,让我们班的书不要再“哭泣”了!
幼儿教学随笔14吃完午饭,照例,和孩子讲一本绘本故事。今天分享的是《老轮胎》,故事的大意是老轮胎和他的车在世界行走,可有一天,车老得再也动不了了,可老轮胎还不想停下来,于是他独自一人上路上。途中因为撞上了大石块,所以被迫停在了一片草地上。故事中有几个精彩的画面,小老鼠在他身上聚会;雨后的轮胎怀抱里都是水,青蛙成群的来到这里嬉戏;冬天的雪盖住了世界万物,轮胎的周围少了小动物的陪伴,时间显得孤单又寂寞;直到老轮胎听到细小的声音在他的怀里,睁眼一看,全是小芽芽!于是我顺势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可呼应的小伙伴却少之又少。说明孩子在平时观察得太少了。于是接下来的散步活动,我给孩子设置了主题,寻找春天!
来到幼儿园的后操场,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欣喜地发现草地上有了故事书中的画面,一颗颗嫩绿的小芽芽挤挤挨挨,探出的小脑袋是那么的鲜绿、那么地活泼!“我找到春天啦!”浩浩开心地叫着。看着初生的.小生命,孩子都情不自禁地放慢了动作,放低了声音,生怕惊扰到他们。我想,有了切身的体验,不要随意践踏小草的文明教育不用说孩子都会遵守吧!
香樟树上结满了果子,一簇簇、一团团,将树枝都拉弯了腰,风儿一吹,树枝轻轻摇摆。风中弥漫了一股香樟叶的香味。孩子们轻轻闭上眼睛,深深的大吸一口春天的味道。“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是香香的!”
粉红色的花在枝头颤动中,迎着阳光轻盈地跳跃着。“老师,好美啊!”“这是什么花?”“桃花!”好美啊!赢得了孩子们啧啧赞叹声!粉色的桃花映红了孩子微笑的脸颊,细细观赏着,仔细打量着!细心地孩子还发现了桃树是先开花再长叶子的现象呢!
逛了一圈幼儿园,孩子有了满满的收获!
我们幼儿园本就是田园特色,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且幼儿园里给孩子创设了丰富的自然环境。这真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样的观察、比较、讨论、探索比单单老师在课堂上的图片教育、道理说教要来得自然又生动,效果也将是前者的双倍不止吧!
所以,趁着春光无限、趁着春暖花开、趁着求知渴望,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幼儿教学随笔15午饭前,孩子们按惯例听我讲故事。讲着讲着,我发现小宇的椅子越来越往前移。我有些生气地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听,就你把椅子挪来挪去的,快,挪回去。”小宇很不情愿地把椅子搬回原位,我接着讲故事。可一转眼,趁我不注意,他又把椅子一点点往前挪。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挪椅子?”他看了看我,好半天才说:“我想看见解老师。”
小宇的话让我在发怔的瞬间涌起一种感动,我把他紧紧搂在怀里,重重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坐在他的座位上,我这才发现他只能看到小朋友的头,根本看不到我。那一刻,我理解了他刚才的行为。于是,我把全班幼儿的.座位作了调整,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我。此后,他们听得特别专注。
我很庆幸,我能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孩子的感受。倘若我主观地认为小宇不守纪律而指责他,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不仅会丧失孩子对我的热爱和尊重,更严重的是孩子的心灵之门从此将向我关闭。这以后,无论组织什么活动,我都会让每个孩子处于能看到我的位置上,因为我要把眼睛当成我和孩子交流的工具,走进他们纯真美好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