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

时间:2025-05-20 13:38:59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1

当拿到《五彩龙》这堂课时,我懵了!这么难,孩子怎么画?怎么办?而且时间很紧!我赶紧跟园长说:“不行的,太难了,我班上的孩子肯定画不出来的。”园长说:“孩子肯定行的,不要担心,要相信孩子,没有孩子完成不了的事情!”

我以龙的神奇传说作为切入点,很快就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图片PPT的观察,我让孩子开始画龙了,当我拿到孩子的作品时,我晕了!这那里是龙,简直就是四不像!我开始思考了,我要怎样指导我的孩子?我尝试改变往日的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范画,学生跟画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于是我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再来引导我的孩子 。让孩子去发现龙具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例如:牛头、鹿角、蛇身、狮尾等。然后通过图片再做比较,让龙在孩子的记忆中更加的形象。孩子再画龙时能抓住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能画出各种龙的夸张表现,满足了幼儿喜欢新奇的思维。

孩子会画龙以后,我再次帮孩子提升,我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孩子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我根据班内孩子的特点,选择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材料进行装饰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装饰龙的身体,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的活动,因此,他们在操作前,教师示范时就已经是兴奋不已,一个个都是蠢蠢欲动,漂亮的五彩龙使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睿睿说:“这条龙的鳞片像海浪”,子愚说:“这条龙上的鳞片好漂亮。”……一副副的五颜六色的龙在活动室摆放着,一张张图画纸在他们的手中画着、画着,他们把画好的龙装饰上各种不同的材料,然后轻轻地挂起来,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来了。一声惊呼“哇!真漂亮!”这是我们班小朋友在制作五彩龙,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就有了。

粘贴、剪纸对大班的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但是,要在40分钟内把龙画完,装饰好、并且图上颜色,对孩子来说,就太难了。所以后来经过和园长商量,园长给了我一个比较好的提议,她说:“你可以拿白纸,先上孩子图上底色,到时直接把有颜色的纸拿出来画画,那不就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吗?”后来这件小事在课堂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我们节约不少时间,孩子能顺利的参加完比赛。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孩子就要学会相信孩子、锻炼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问题。没有孩子完成不了的是事情,只有老师想不到的事情!为家长或老师,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的人生,哪怕时常摔跤,我们也只需要远远看着,在心里为他喝彩加油。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2

今天吃完中午饭,带孩子在散步时。张崴邺小朋友摇头晃脑的学着古人的样子嘴里还边嘟囔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嘿,这小家伙,肯定是想起了那天广饶的张翠老师来执教的古诗欣赏活动《游子吟》的场景。对于这首古诗孩子们已经背的“熟透”了。孩子们也都了解了此古诗的含义。于是,我随机问:“那父母成天为我们操心,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是不是应该感恩父母呢?”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是!”

正好赶上明天是周末,于是我与配班老师商量,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在家搞一次“感恩父母活动”。和孩子们开始商量讨论方案,怎样来感恩父母?孩子们都异常兴奋,个个都有好想法。枭龙说:“我要帮妈妈洗脚”。舒畅说:“我要回家帮妈妈拖地”。“我要给妈妈捶背、我要给爸爸洗袜子……”。“好,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懂事、能干的!那要把你在家的这一表现,用相机拍下来,给老师发到邮箱里啊”!“好”!

周一打开我的邮箱,41封未读邮件!打开邮件,看着一个个能干的小家伙,再加上家长感谢的话语:“韩老师,你们搞这次活动真好!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给我洗脚呢!小手摸在我的脚上,激动地我都流泪了”!“多谢老师,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孩子学会感谢!”

是啊!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龙”,家里的“凤”。家长“包办”的太厉害!致使有的孩子性格怪僻、不合群,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并非我们搞这一次活动就能解决的!这是家园合作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关键是身为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做”的机会,还要让孩子懂得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已。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当那份爱实实在在环绕着我们,当那两颗心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们,不要忘记趁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给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问候,多一些照顾。学会感恩!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3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我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我是个强者,来抚平自我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齐,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期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我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教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4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我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

在星期二的午时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情景,我分析了各种原因。

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 ……此处隐藏3172个字……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避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经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红红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12

做老师多年,我逐渐意识到,保护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植物般自然成长是多么重要。

我所在的学校,家长大多很重视孩子的阅读,孩子的领悟能力也比较强。那天,我给低年级孩子上《水乡歌》,这是一首诗歌,共三节:水多、船多、歌多,形式极为相似。上课时,我把这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绝好文本,因此我在重点指导学生感悟品读了“水多”之后,和学生一起小结了第一节的学习方法:(1)读一读,画出让你感觉到船多的词;(2)再读一读,把船多用声音表现出来。希望学生按这样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船多”。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后,我再提问:“你从哪看出水乡的船多呢?”学生的回答往往都很顺利,他们很快便能找到“千”“万”“白帆片片”“飘满”等词,课堂气氛很活跃,理解很到位。

可有一次我去一所郊区学校送教,这个问题一问出,课堂气氛突然变冷,无人举手。我意识到由于生源的差异,这种“半扶半放”的学习方式对这些初次尝试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了。

终于盼到一个孩子举手回答,谁知他开口便说:我从“驳”字看出船多。这太出乎预料,在后面听课的班主任也急得直摇头。而此时,我不能叫这个孩子坐下,因为本就无人发言,若叫他坐下否定他,那么教学无疑进入死胡同。

突然,我脑中闪过备课时找的有关“驳”的图片,产生一个念头:会不会这个孩子见过驳?我追问:“能告诉大家,你的理由吗?”这个孩子吞吞吐吐地说:“因为船一个连一个。”我一听这话,内心一阵惊喜,果然如此,于是赶紧问:“能说得再具体些吗?”他说:“我在老家看到过的,湖面上的船像排队一样,连在一起,爷爷说那是驳。”我当时真有一种捡了宝的欣喜。我虽然在备课时充分关注了“驳”这个字,查了字典知道它是“由拖轮带动的船,往往一只连一只,很多,载货量极大”,并且还找了图,但我当时的目的仅仅是帮助孩子理解这个字,却从未关注过“驳”自身就体现着船多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论是教参,还是收集的同行教学设计,都从未有人提过这个字能表现船多。

这个孩子出人意料的回答,不仅解决了课堂难点,还带动了课堂的气氛。我庆幸在他脱口而出“驳”字的时候,没有否定他,没有错过那个“驳”字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在那一刻,他是我的老师,他用一个字让我意识到成人思维太过僵化,太容易被已有经验所限制。这个“驳”字向我展示了儿童思维的无限开阔性与独特性。只是,若不是公开课,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呢?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与生活中有着太多像“驳”字这样的契机,只可惜我们未必会如公开课般耐心引导,积极赞许,而是常止步在大人的习惯思维中,忽略、错失、甚至伤害了这份含苞未及绽放的儿童智慧之花。

教无定法,顺应儿童思维的教育探索永无止境。儿童思维的智慧是一种本真的表现,是容易遗失的,仅靠自身是难以成长并发展的,它需要家长和老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守候,用一种充满希望的眼神去关注,用一种长远的目光去培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儿童智慧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与点灯人。而且,孩子们往往会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展现我们成人从未见过的或错过的.美景,这才真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我们常说蹲下身来和孩子交流,这绝非仅仅拉平身高的落差,缩短空间的距离,而是能放下成人思维的束缚,用心来感受儿童的思维世界,认同他们,理解他们,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教学才是真正的“蹲下身子”。

要知道,被我们大人一点点遗忘掉的那个小孩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有着奇思妙想,有着无限创造,有着太多惊喜的世界。只有当大人努力寻回自己曾丢失的童心,做个有成人眼和孩子心的人,与孩子贴心交流、用心引导,才有可能培养出“非常了得”的孩子。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13

一次我班幼儿在画“我的好妈妈”的主题画。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画着自己可爱的妈妈时,却有两个小朋友不知为什么争吵起来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它们是为了自己画的妈妈有所相同而争执,一个说你妈妈是短头发,而另一个说你妈妈是长头发,因为意见不同才吵起来。一位小朋友认为,自己画面上的妈妈穿的是红上衣才好看。另一个小朋友认为,妈妈的衣服应该是绿色的`才好看。看到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意见,我没有说话就站在旁边

这时候,只见两位小朋友还在争执不下,就问这到底是为什么。有的说,红颜色好看,有的绿颜色好看。他们又在争执起来!这时,泽泽小朋友站起来说,你们说的都对,什么颜色都很好看,于是,他们不再争吵了就开始画了起来。一会儿工夫画好了,比一比都说,都挺好看的。我站在旁边看到了,我拿起两幅画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看好看吗?这两幅画呀,都挺好看的。。孩子们一听,,都立刻高兴地拍起手来。接着我又告诉小朋友们,以后你们有了不同的意见,就应该用讨论的办法来解决,可不要再吵吵闹闹,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从这一件事情中,我看到了,当幼儿之间有了争执时侯,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勇于当众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14

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撒谎。这天上午户外活动时,乐乐说:“教师,我要上厕所。”之后佳佳也说:“我也要去。”本来我不觉得怎样样。可紧之后有好几个孩子都说要上厕所,我不禁觉得很奇怪。我便偷偷跟着他们去了厕所,这时,我发现去厕所的这五个孩子中,仅有两个在小便,其余三个在打打闹闹,我也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大块馒头,我便问:“谁的馒头没吃完。”瑞瑞说:“不是我的,我的吃完了。”我说:“你真的'吃完了。”他又说:“我给乐乐吃了。”很明显他在撒谎。

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我在午时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们听完故事,了解了撒谎的坏处,我相信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15

我天生爱哭,也爱笑。自从干了幼儿教师这一行,我发现“笑”可以帮你攻克“艰难险阻”,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增强小朋友的自信心。

在幼儿看来,老师的笑是对自己的肯定,表示老师“喜欢我”,它会使小朋友情绪愉快,信心十足。所以我常常对小朋友们微笑,更注意对自信心较弱的.小朋友微笑。我尤其重视早晨的“一笑”,因为早上是幼儿情绪较易波动的时刻。每当小朋友跨进活动室,我就迎上去,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看到小朋友情绪不佳,我就亲切询问、安慰,直至小朋友脸上绽开笑容。

生活中不乏对小朋友的微笑,它可以使小朋友们乐意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朋友。老师们,既然笑的力量这么大,我们又“何笑而不为”呢?!

《大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