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随笔

时间:2025-05-18 17:31:00
日常生活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常生活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日常生活随笔1

今天要聊的“度”并不是高度、长度、宽度、温度、湿度等等,而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把握的一项原则——适度。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大家都对如何把握“度”有过精彩的论述。如:“少思以养神,少欲以养精,少劳以养力,少言以养气。(张南轩)”;“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孙思邈)”。无论做人做事,把握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结合日常生活琐事谈点体会。

把握“度”的重要性在很多生活小事中就能体现出来。小时候吃面条,奶奶往往反复叮嘱正在往碗里捞面条的家人“不要盛太满”。其实面条足够吃,每次都剩下一些,奶奶并不是舍不得给家人吃。原因是盛太满了,浇不上汤卤,或者勉强浇上汤卤,吃的时候,经常洒到桌子上或者炕上。这里体现的就是“适度原则”。

“度”把握的不好会让我们“出力不讨好”,甚至适得其反。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了,如何保养车是车主们经常交流的话题。爱车保养要适度,保养过头了,也会对车造成损伤。一些车主们很爱干净,特别是刚买的新车,每天不停的洗,想让汽车保持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观。经常洗车是一个好习惯,但若洗的太频,可能会毁了车漆的。洗车清洁用具上的细微泥沙会给车漆造成划伤,在阳光下可以明显看到微刮痕——太阳纹。微刮痕多了车漆亮度也就下降了。

再说说养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养花的人越来越多,花的主人们都很勤快,回家就给花浇水施肥,关爱有加,但花们往往并不领情,越来越无精打采,甚至枯萎死亡。究其原因,许多是因为浇水过多。浇花也是需要把握好“度”的,并不是浇的越勤越好。

生活中类似于洗车养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对孩子的溺爱,这样的“勤劳”“付出”往往是徒劳无益的,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技术工人工作中,进行任何操作都必须把握好“力度”,一旦把握不好,就可能功亏一篑。那一年,家中安装暖气。老师傅不停地嘱咐徒弟“别拧太紧了”。师傅解释,拧得太紧,容易损害管件,以后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管件破裂。师傅告诉了徒弟一条圈内的“秘诀” :“松点能卖了,太紧就卖了。”这第一个“卖”,是指能卖出去,第二个卖是指报废。看似简单的操作,蕴藏着老师傅对力度把握的认知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如亲戚关系、师生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等,处理关系就免不了“礼”相往来。送礼也是要把握“度”的,送什么、送多少都必须恰到好处。

几年前,我去看望了我的小学老师,那是一位对待同学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带给老师的礼品是我专门去商场选购的,有茶叶、海参、酒等,价值几千元。

事后,家在农村的老师多次给我打电话,苹果熟了要送我苹果,花生熟了要送我花生,每次我都婉言谢绝了,并祝老师身体健康。

有一次,跟一位与老师经常见面的同学给通电话,同学告诉我,老师收了我送的礼品,非常过意不去。我很不以为然,学生给老师带点礼品,很平常啊。

这位同学跟我说:你给老师送的礼太重——固然是你作为学生的一份心意,但却给老师造成了人情往来的.心理压力……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怎样讲话,也要把握好分寸。以赞美为例,如果言语得体,话说得恰如其分,听者读者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假若夸大其词,过分的粉饰雕琢,往往令人生厌。

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商场营业员的服务态度是特别热情的。笑脸相迎,言语甜美,面对顾客的挑剔不厌其烦。特别是卖衣服的,个个都是“穿衣顾问”,她们能根据顾客的年龄、体型甚至收入状况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衣服。有时候真感觉去商场购物是一种享受。但这种“热情”若过了头,让人难以接受的话,可能就事与愿违了。

某天,朋友昌在商场试穿某款上衣,营业员在旁边不停的夸奖“大哥体型好……”“大哥气质好……”“大哥穿着像个老板”“大哥穿着像个领导”……昌的体型,自己心里是有数的,面对营业员近乎肉麻地过度赞美,感觉全身不自在,随即放下衣服,“逃离”了营业员的纠缠。这真可谓弄巧成拙。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效应”,说的是寒冬季节,两只刺猬为了相互取暖必须靠在一起,距离太远无法取暖,距离太近会相互刺伤,只有调整到“适度”的位置,才能既达到取暖目的又不会相互伤害。

人与人也是这样,无论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同事朋友之间,都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给对方留下必要的生活空间。

有一次朋友聚会,席间说起了空巢老人的话题。普遍认为空巢老人很孤独,年轻人应该尽可能抽时间多回家陪陪老人。但朋友坤的经历却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坤是个孝子,只从有了车,坤两口下班后,经常驱车去几十里外的父母家中,与父母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起初父母还挺高兴的,后来慢慢的就有点烦了。有一次,坤跟父亲聊天,父亲说,你们不回来,我们想躺就躺着,想坐就坐着,你们回家了,我们就得正襟危坐,说话也不那么随便……

两代人,生活习惯、思维观念都不完全一样,孝敬老人没有错,但应该给老人留出足够的生活空间。

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吃饭要适度,吃少了饿,吃多了消化不良;穿衣要适度,穿少了冷,穿多了热;睡觉要适度,睡不够困,睡多了头也痛;运动要适度,运动量少达不到锻炼目的,运动量过大损伤身体;讲卫生也要适度,过分干净就是“洁癖”;勤俭持家是好作风,但过分节俭就是吝啬……往大了说,生产也要适度,当前国家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某些方面生产过剩而另一些方面不足,提高供给质量。

凡事皆有度。

最后说一句,说话多少也要适度,说少了说不明白,说多了读者就烦了。今天就说这些吧。

日常生活随笔2

邻居老杨家养了一条狗,小时候常摇着尾巴,大大咧咧地到我家窜门,我和妻看它很可爱,常赏些魚肉给它,不想一年刚过去,这狗不但面相变了,而且腿高身壮,让人看到十分可憎,或许是怕它惹事生非,老杨单独为它建了窝棚,用铁链把它锁在那里。

眼下,正是阳春四月,这狗不知什么缘故连续几日在哭叫,声音刺耳难听,夜深人静,使人发怵,我和妻被折腾几夜没有睡好,即使睡一会儿,也尽做些恶梦,成了这种状况,我们上班无精打彩,且疲惫不堪。终于,我忍无可忍了,决定去老杨家问问,临行,妻劝我:“你性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干脆看开些不去,”我执意要去,妻拗不过我,再三嘱咐:“委婉点,别上火,乡里乡亲的,不值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伤和气。”

带着妻的劝导,我满脸堆笑地走进老杨家,老杨一人坐在桌前正看象棋,我策略地对他说:“你家狗病了吧?”“没有”,“那是饿 ……此处隐藏9586个字……作业。可不知道为什么,身子一下就软下来,懒意一拥而上,用手撑头伏在书桌,呆呆地看着暑假作业。

我用手戳一戳它们。

“唉,你们能不能自己做啊?”

我的懒意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开学不做作业的后果,抄起笔来就拼命在白色的作业本上留下黑字。中间停停写写,最终只干掉了七题数学题(数学题总数为三十四题)。可是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每天最大的单科作业量了。我暑假平时对学习充分的懒散就是这个样子。

到傍晚,看了一点语文的文章,心里不做作业的担心,难受得到了缓解,瞧一眼窗外,眼睛的'疲劳好似瞬间褪去。外面竟是一番橙颜色的世界!我马上跑去阳台上,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抬头望天,依然是灰云密布,不过好像夹杂了点橙色的晚霞。晚霞在灰云之上,本来蓝天白云时候晚霞是红艳的,可今天不巧碰上了乌云。但是它们还是依然光彩熠熠,只是透过乌云,本来红彤彤的光被稀释成了橙色。拨开那些乌云,应该就可以看到平常光彩耀人的红霞了吧。

日常生活随笔13

很小的时候,我嫉妒心比较大。嫉妒别人比我强,嫉妒别人的成绩在我之上,嫉妒……

每当我失败时,心里酸酸的、脸红红的当时在我的心里就是——输了就丢面子的那种。现在不同了,时间匆匆而去,已抹掉的记忆不再回来。我知道,输了就输了只要再爬起来,再努力,就是最棒的。

六年的光阴就这样懒散地过去了。我明白我耗费的时间太多,再用剩下的时间来代替,我想,这必定是弥补不回来的了!如果当初我多用些功夫在学习上,如果当初我听爸爸妈妈的话,读懂“时光容易过,半点不由人”这句话,就不会在毕业这是来奋斗了!

每天的岁月都不轻松,一个星期的两天假期都用来学习。想着当初,星期1~星期日,只要我一做完作业就立刻看上电视,玩起电脑!跟现在这几天比起来的,我是多么的轻松!放松自己的'学习就代表着把自己送上了一条没有前途的路,我不想长大了没有前途的,因为我需要一个成绩,一个代表着我以后事业,可以炫耀的一个成绩的。

临上初中的我不免有些忙碌。忙碌着考学校的,忙碌着为初中的成绩而学习!以前既快乐又忧伤的我,这次变得更为“冷”了。

我想我自己很热情,但是大家都爱说我是个“冷血动物”。我也偶尔喜欢蹦蹦跳跳,我也有时跟个男生一样,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话……种种,我只是个平凡的女孩!我彻底被学业给打败了,我想起我曾有着酸甜的一个日子的,几乎天天如此!我不知道上帝是不是看不过去,让我渐渐醒悟:没有好的成绩,就没有下一片天空!

朋友们发觉我似乎变了许多(只有跟我最要好的朋友才懂),他们都问我,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了?……这一句句的安慰语在我耳边环绕。

亲爱的朋友啊!虽然学习压着我有些无奈,虽然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弄得有些模糊。但是,请你们不要怀疑,我没有变,我依旧还是你们曾经又酸又甜的宝贝!

日常生活随笔14

举笔想写一篇随笔,却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时候,我的脑子里仿佛有一台摄影机,正回放着一幅又一幅的图片。

镜头定格在繁华的香港。只见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时而就有一架立交桥,把香港的交通延伸向空中,使弹丸之地的香港虽然车辆如织,却有条不紊。到了香港,导游一定会带领你去太平山,一览香港全景,我们在晚上驱车登上太平册,举目远眺,才明白什么叫东方明珠。夜间的香港,简直是一片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大大小小的霓虹灯充斥了整条街道。家家户户都闪着白炽灯。放眼望去,犹如群星闪烁。香港的灯景比天上的星星还略胜一筹 霓虹灯闪着五颜六色,就好像天空中有一个颜料盘在空中被打翻。

但是,香港的夜景还未完全展现出它的无穷的魅力,思维的摄像已经转换、跳跃,定格在xx身上。那天,我们来到奉化。刚入山门,只见右边的小山角边,大树底下,站着一位魁梧的军人。他戴一顶草绿色的军统式军帽,身穿一身笔挺的'军装,腰扎一条棕色的皮带,脚蹬一双黑色的军皮靴,手持一根黑褐色的文明棍。从远处看,仿佛xx复活了,正在亲临此地。旁边的叔叔阿姨笑道: 这哪是真人,这是蜡人像吧。 谁知,话音刚落, xx就动了起来。妈妈对我说: 你们同姓,快去合个影吧。 我付了20元钱,来到xx身边,心里有点紧张,怕自己站在一代 伟人 旁边,会不自然的,影响拍照效果。忽然觉得肩膀一沉,一股暖意传来,全身心一下子都放松了,只听 咔嚓 一声,妈妈手中的照像机已经摄下了这有趣一幕。我们俩犹如一对祖孙,定格在画面上。

思维的摄像仍在一幅一幅地往下放映,手中的笔也不知不觉地记录下这两幅难忘的镜头。

日常生活随笔15

窗外的阳光显得是那么的温和,迅速融化的雪花让我自己闻到了春天的气息。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总是带给我自己们舒服的感觉。山坡穿上绿装,树叶不经意间挂满枝头,小鸟活跃在林间,溪流蜿蜒于山涧,路边的绿化带葱葱郁郁,想起来就让人那么的兴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江河解冻、草长莺飞。春天总是给与人们希望,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收获,实现自己的目标,离梦想更近一点。也许是迫于压力,也许是急于求成,期望与现实总是存在着莫大的落差。人们好像忘记了什么是生活,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活着,几度质疑时间去哪了?经济在发展,生活在不断改善,可人们的脸上少了许多微笑,多了许多麻木,更多的'是无奈,生怕与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也许对于上班族来说是辛福的,因为不用发愁明天去干什么。有着固定的收入,虽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么高,但至少衣食无忧,业余时间是那样的富有,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但远离家乡和富裕的时间似乎之间夹杂着莫大的矛盾。

对于一个对游戏没有任何兴趣而又生活规律一日三餐缺一不可的人来说,如何把大把的时间花出去成了最无奈的事情。在青海这个多山的地方,爬山成了我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倒不是很在乎是不是最高点,而是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大自然的胸怀是宽广的,她可以毫不吝啬的替我自己分担我自己所有的烦恼,生活中的不开心,工作中的压力。小草顶破压力破土而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自己,也提醒了我自己。我自己有什么可抱怨的,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草丛中的野花倾其所有向我自己展现她的美丽,是那样的毫无保留,坦诚相待。我自己又有什么不知足,朋友不多却个个都是意气相投、关怀备至。只是缺了那个一直在等我自己的人,不过我自己相信她会在一个对的时间加入我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称不上是完美,但也豪不缺乏激情。

在这个盛产酒的地方喝酒成了我自己们最多的娱乐方式,因为不需要去什么地方,宿舍里面拉一张桌子,凑那么三五个人,玩玩扑克牌、猜猜拳,喝到尽兴为止。倒不是好酒,因为再好的酒喝多了也会难受。也不是我自己自称的海量,不过也不止二两的量。不是非要把谁放到不可,只是很享受大家一起喝晕释放出来的那种最原始最真实的状态。然而它确实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日子悠哉悠哉,生活里开心与不开心时的一杯酒,工作中每一次完美的合作。闲暇时的一杯清茶、一本书、一支笔、一部相机、几个兄弟构成了现在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其实生活里不只有轰轰烈烈,简单的生活何尝不是一次华丽的冒险。

《日常生活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